一二七八年正月,張玨派總管李義率兵從廣陽(今重慶市東)方面出擊。二月,張玨與元將也速答兒軍戰于扶桑壩(今重慶市東),元“諸將從其后合擊之”,元汪良臣出戰,張玨“身中四矢”,血染戰袍,仍與元將禿滿答兒頑強搏戰,“敗之城下”。
六十八 重慶城破
▼
同時,參與圍攻重慶的元將塔海帖木兒以拔都魯軍二百人“破宋軍于白水江(嘉陵江),奪戰船一,俘其眾十三人”。其他各路元軍也攻城甚急。宋軍部將趙安見大勢已去,乃致書張玨勸降,張玨不聽。于是趙安“與帳下韓忠顯夜開西門投降”。
六十九 張玨殉國
▼
元軍從重慶西門入,趙安引路,勢如破竹。張玨領兵巷戰,寡不敵眾,突圍出,乘舟下夔門,投奔張起巖。元軍追擊,張玨自盡未果,被元萬戶鐵木兒擒獲。張玨至死不降,被解送京師,于一二八O年二月途經西安時自盡而死,以身殉國。
七十 四顧茫然
▼
時光流轉,王立已任釣魚城主將三載月余。其間釣魚城一直被元軍緊緊圍困,屢攻不破。但如今重慶失守,張玨殉國,又兼兩年大旱,眼看元朝日盛,宋朝勢頹,唯釣魚城孤懸一隅,獨釣中原。王立愁腸滿結,站在釣魚城頭,四顧茫然。
七十一 何去何從
▼
城下又傳來元軍的咚咚戰鼓聲和大呼小叫聲:“宋已歸我國矣,爾既無主,為誰守城乎?”此時,老弱婦幼的無助哭聲,元軍的囂張咆哮聲,以及蒙哥汗的屠城遺詔,都交織在王立的腦海里。釣魚城何去何從,王立百思無方。
七十二 功不可沒
▼
回到府內,王立將自己的煩惱訴說給已改名王金環的義妹“熊耳夫人”聽,金環聽后沉吟良久,對王立說道:妹本不該干預將軍的公事。將軍對宋廷的忠心和勇氣都令我欽佩萬分。釣魚城能孤守至今,屢攻不破,將軍功莫大焉。
轉自連環畫《合川釣魚城》
(如果你有感人事、煩心事、新鮮事,關注“今日合川”客戶端,點擊政務問政平臺爆料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