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區融媒體中心全媒體報道(記者 王燦)老年人由于行動不便、骨質疏松等原因,在生活中容易摔跤,出現頭部外傷的情況,但因為老年人身體反應遲鈍,如果受傷時癥狀不明顯,往往不會引起自己和家人的重視,可能造成慢性硬膜下血腫的發生。什么是慢性硬膜下血腫?它有哪些臨床表現?老年人又該如何預防和治療這種疾病呢?近日,記者采訪了區中醫院外一科(一病區)主任李飛,請他進行了解答?! ?/p>
兩個月前,市民李大爺出了一場車禍,導致蛛網膜下腔出血,經過保守治療好轉后出院。本以為這場無妄之災可以就此過去,沒想到兩個月時間里,李大爺多次出現再發頭痛伴大小便失禁、定向力障礙等情況??嗖豢把缘睦畲鬆斨缓玫结t院檢查,頭顱CT提示雙側額顳頂部慢性硬膜下血腫。慢性硬膜下血腫這種疾病聽起來稍顯陌生,但它卻時常威脅著老年人的安全與健康,需要我們引起關注與重視。
慢性硬膜下血腫主要由外傷引起多發于老年人
“慢性硬膜下血腫是指頭部外傷發生三周以上才表現出癥狀的硬膜下血腫,多發于老年人?!崩铒w說,因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腦萎縮,大腦在頭顱內的移動空間增大,腦表面的橋靜脈受到牽拉,張力增加,哪怕是很輕微的外傷都可能造成破裂出血。又由于顱內空間較大,只有出血量達到一定程度時才會產生癥狀,故而慢性硬膜下血腫這種疾病病程長,起病隱匿,顱高壓癥狀被掩蓋,可能只以精神意識障礙表現為主,所以容易被忽略?! ?/p>
慢性硬膜下血腫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頭痛、嘔吐、視神經乳頭水腫等顱內壓增高癥狀,可導致癡呆、淡漠、記憶力下降、定向力障礙和智力遲鈍等精神障礙癥狀,嚴重者甚至會有偏癱、麻木、失語、昏迷和局灶性癲癇等局源性腦癥狀。
引發慢性硬膜下血腫的最主要原因是外傷,其次劇烈咳嗽、便秘等,血管本身的缺陷、凝血功能障礙也可能引起。值得注意的是,慢性硬膜下血腫與短暫腦缺血發作、腔隙性腦梗塞、心源性暈厥等疾病癥狀有一定相似性,需要加以鑒別。李飛說,如果有明確外傷史結合頭顱CT結果便可確診。
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最常用的方法是鉆孔引流
對大多數患者來說,慢性硬膜下血腫很難自行吸收,因此手術是最快速有效的治療方法。李飛介紹,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最常用的方法是鉆孔引流。采用局部麻醉,選擇血腫層面最厚的部位,同時盡量避開頭皮、硬膜上重要的血管,鉆孔前根據CT片選定鉆孔部位,局麻后頭皮不需另做切口,直接穿刺頭皮至顱骨,然后進行顱骨鉆孔直至穿透硬膜,置引流管。少數慢性硬膜下血腫機化或包膜增厚,則需開顱切除包膜、血腫。
確診后,李大爺在醫生的幫助下進行了雙側鉆孔引流術,手術效果良好,現已經出院回家休養,出院時神經功能障礙癥狀已恢復,隨訪行頭顱CT提示硬膜下血腫完全吸收。李飛告訴記者,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絕大多數術后治療效果良好,及早手術不易留后遺癥。但術后要注意飲食,需進食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纖維等素食,加快營養吸收,忌煙酒和甜膩、油膩的食物,勿暴飲暴食?! ?/p>
為了避免慢性硬膜下血腫損害我們的健康,做好預防工作也很重要。李飛說,預防慢性硬膜下血腫應做到活動或鍛煉時,改變體位要緩慢,避免頭部磕碰、猛烈甩頭;拿取物品時,注意障礙物,避免頭部磕碰;風雨天氣出行注意避免滑倒;避免去礙障物多的地方活動,預防碰撞;避免情緒激動,保持心情舒暢;年老體弱者,尤其是行動不便者,注意看護,防止摔傷;有頭部外傷或可疑外傷者,特別是老年,除特殊情況外建議傷后1個月左右,做頭顱CT檢查,鑒別有無慢性硬膜下血腫出現。
(如果你有感人事、煩心事、新鮮事,關注“今日合川”客戶端,點擊政務問政平臺爆料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