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精神,人人可學
奉獻愛心,處處可為
三江大地,志愿服務的種子
早已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哪里有需要
哪里就能看見那抹閃亮的“志愿紅”!
他們用愛心點亮他人的世界
也豐盈著自己的人生維度
作為“最美志愿者”
他們有何感悟?有什么心里話想說?
一起來聆聽他們的“心聲”吧
↓↓↓
區委政法委蘭夢寧:
雷鋒,是一個名字,更是一種精神。他的無私奉獻精神無時無刻不在感動著我、教育著我、激勵著我。受雷鋒精神的感召,我也從1992年起,自發為民服務,30余年從未間斷。弘揚踐行志愿精神,將自身所學服務于民,為生活增添亮麗底色。未來,我將繼續堅持以思想文化引領為志愿服務的主方向,帶領文藝志愿服務團隊深入機關、鎮街、學校等傳播地方民間文藝、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家校共育”、社會治理等主題宣講。同時,引領更磅礴的社會力量參與到“紅滿三江”志愿服務中來,積極投身新時代文明實踐,用志愿服務溫暖這座城。學習、踐行雷鋒精神,我們一直在路上!
藍天救援隊楊志劍:
重慶市合川區藍天救援隊是一支執行人道救援任務的專業化志愿者團隊,自建隊以來積極參與合川區各類突發事件救援、救助志愿服務活動,同時也派遣隊員參加過10·28萬州公交車墜江事件、7.20河南特大暴雨洪澇災害救援等跨境救援。作為一支新時代的社會公益救援力量,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志愿服務行列中來,國外有位名人曾說過:你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把握它的寬度。在此,我也要感謝各位領導各位愛心企業及愛心人士對我們一直以來的指導與幫助。
合陽城街道李杰:
志愿服務是奉獻社會、服務他人的一種方式,是傳播愛心的過程,在參加志愿服務的過程中,我深刻地體會到奉獻真的帶給我許多快樂和幸福的感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及志愿者,在今后我要主動參加更多的志愿服務活動,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香龍鎮李玉斗:
很榮幸我能獲得合川區“最美志愿者”這個榮譽稱號,感謝村民群眾和組織對我的認可,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干部兼鄉村醫生,我在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投身志愿服務事業,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宣傳教育、環境衛生整治、安全穩定、幫扶慰問等志愿活動,充分發揮一名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志愿者不是一個簡單的榮譽稱號,而是一個人身處社會所應承擔的責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堅持投身志愿服務工作中,切實踐行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服務好一方百姓。
隆興鎮楊耀榮:
我是黨員,曾經也是一名基層干部,無論哪種身份都指引著我要主動付出,甘于奉獻。社區的建設不僅僅只靠社區干部,更需要我們這些居民群眾共同參與,黨員更需要以身作則,需要我們的時候就要搭把手、出點力。志愿服務不僅僅是做事,更是傳承一種精神,營造文明鄉風。今后,我將繼續積極參與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讓志愿精神接力下去,凝聚力量服務更多人。
區科協車平:
志愿服務活動旨在傳遞愛心,傳播文明,助力社會和諧,促進社會進步,既為志愿者提供學習和奉獻社會的機會,豐富生活體驗,又能幫助服務對象更好地融入社會,增強歸屬感。作為醫療行業的科技與科普志愿者,我將堅持投身健康科學普及活動,持續開展《急救知識、急救技能》“五進”活動,助力實現“人人懂急救、災難面前自救互救”。
區民政局彭欣:
作為一名民政工作者,幫助弱勢群體是我的義務;作為一名社會工作者,服務特殊群體是我的責任;作為一名青年志愿者,關愛困難群眾將成為我一生的事業。每個人都是一束光,每個人也需要一束光,或許我不能照亮萬家,但用微光溫暖寒夜,我愿一試。十年志愿之路常被服務對象感動,未來生命之路也因志愿服務而精彩。
團區委李遠亮:
學習雷鋒精神,爭做時代新人。作為一名社工,致力于將社工力量注入到志愿服務,讓項目更有參與度,讓內容更有力度,是社工人的新時代使命。以后的人生路上,我將繼續踐行“奉獻、有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
區融媒體中心揭小林:
作為一名在職黨員,我積極參加社區和小區志愿服務活動,投身到文明城區志愿服務中。希望我們每一個人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充分發揮先鋒模范引領作用,共同創造文明和諧美麗新合川。
南津街街道蔣治建:
近十年來,我和志愿者隊友堅持每周一次去到敬老院、社區、特殊教育學校、兒童收養中心等地開展志愿理發服務,已累計開展志愿服務近千次,服務困難群體和群眾近30萬人次。我和隊友的想法很簡單,只希望通過自己的一技之長回報社會,給大家帶去一些溫暖和幫助。一路走來,我們看到了社會需求,收獲了太多感動,我想,我們還會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
鹽井街道祝榆:
作為一名志愿者,我將帶頭當好鄉村振興宣講員,上級政策宣傳員,在實際行動中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楊航:
參與志愿服務是一種幸福。成為一名藍天救援隊的志愿者后,讓我體會到做志愿者不僅可以助人,還能不斷學習提升自己。也讓我領會到人生的意義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獻。我非常愿意把志愿服務當作自己的生活方式,時刻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如果你有感人事、煩心事、新鮮事,關注“今日合川”客戶端,點擊政務問政平臺爆料與分享)